(小小孩愛閱讀) 巧連智 英語期刊Jump進階版 第4期Going to the Doctor
有沒有算過,每個月花多少錢在孩子的教育?
包含補習、安親、才藝、運動等,子喬與子鈞一個月要花三萬元。原本我一廂情願的認為,上了小學以後開銷會比私立幼兒園來得便宜許多,沒想到孩子上了小一,一樣上安親、加才藝、補美語。總的加起來,跟私立小學相去不遠。
4月初,Choyce又收到安親班美語課的繳費通知單,三個月,每周兩堂,一堂一小時,24堂課要價9000元,上一堂課花費375元。仔細敲敲計算機,一個小時英語課可以買一本書在家自修,更別說英語課老師不斷要求子喬背單字,經常小考大考,喜歡閱讀但討厭被逼迫的子喬,老早就抗議著:我不想學英語。
認真算算,上小一以來,子喬已經上了六個月共48堂英語課,英語能力不見增加,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卻急速降溫,討厭背單字、討厭被考試。老師沒有錯,他接受家長委託,就要讓孩子展現出學習成績來,最簡單的檢測方式,就是孩子寫考卷得高分。老師只好強逼著孩子背單字。卻沒想到這個動作早以扼殺了孩子對英語的熱情。
先前花費18000元上美語課已經達到反效果。那為什麼不讓子喬開心學習就好呢?!我心裡不斷的懷疑著。
正巧巧連智來信,希望觀察測試,子喬子鈞對英語期刊Jump進階版英語教材接受度為何。
Choyce聽到巧連智有英語教材當下很驚訝,印象中只有小小孩們抱著巧虎玩偶學生活常規,Choyce從來沒有讓子喬子鈞看過巧虎,兩個孩子對巧虎接受度有多高呢?
這下我也被點燃實驗精神,接受巧連智提案,拿兩個孩子來實驗英語期刊Jump進階版。
影片中,子喬跟洪爸使用:巧連智第四期輔助教材:Going to the Doctor.利用孩子們多少感到畏懼的就醫經驗相呼應,加深對教材共鳴,讓孩子更快學會難搞的英語單字。
子喬與洪爸操作教具時,正好染上感冒的子喬若有似無的回應洪爸發問:What’s the matter? 你怎麼啦?!
聽得出來子喬對自己很沒有信心嗎?
其實子喬從小就出國旅行,英文底子打得好, 但離開全美幼稚園環境後,子喬對英語的熱忱已經減弱,視上英語課為苦差事,這回是最疼愛子喬的爸爸上場,子喬雖然身體不太舒服,依然配合著回應爸爸的陪伴。
洪爸說:英語單字是基本工,隨時都要重新認識一番才能跟英語當好朋友。第二期認識英語單字也要經常拿出來複習。
一個個疾病字卡,可拿來當親子共讀的輔助教具之一。
Choyce多年累積與孩子共讀經驗,子喬已經小一,心智成熟、專注力穩定,不再需要滿桌擺滿教材,輪番刺激孩子同時操作各種教具。
花樣太多反而更容易讓孩子分心,無法專注聽取教材或者爸爸的提問。
更重要的,訓練孩子使用教具後,一定要自己動手收拾這些教材,下次才能找到好用。
Choyce基於健康理由,從小就反對孩子拿玩偶,沒想到,洪爸與子喬正在閱讀巧連智時,中班子鈞也來湊熱鬧。
子鈞拿著心愛的玩偶亂入,透過手上玩偶進行角色扮演,這下Choyce發現自己從頭到尾堅持不讓孩子拿玩偶,可要再次檢討一番。
原來孩子透過多次參與話劇觀賞表演,知道手裡拿著玩偶演戲,可以更容易進入另外一種想像身分,更放得開。
拿著玩偶演戲,也是一種創造力的源起。卻因為媽媽討厭偶像崇拜與健康問題,從小禁止兩個孩子拿玩偶。
這回子鈞拿著貓巴士裝的小梅演出病人角色,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讀書讀累了,子喬終於對一旁的巧連智贈品感到興趣,來點新鮮的英語拼拼樂轉換氣氛。
同一張磁性卡紙有正反兩面,一邊是I can…我可以做什麼?另外一面則是:It’s …I like…我喜歡什麼
紅綠黃藍多色磁性字母片,可以任意組合變換成自己的題材,就好像用英語造句子一般。
曾經有網友說:巧連智的教具多到讓人頭昏眼花。
真正使用過,我發覺這麼多教具是為了讓孩子主動動手學習,轉換學習的方式,更樂於吸收新知識。
如果擔心教具太多,Choyce建議:一開始不要拿所有教具,擺出來會分散孩子注意力,過幾天再加入一點新元素,也許呼應生活週遭,也許是才發生新聞事件,家長把握機會拿出教具來,與時事生活相呼應,對孩子的學習來說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習也可以輕鬆一下,有限度的讓孩子看影片,跟著巧虎唱歌跳舞吧。
有中文、英文配音,Jump雙語發音讓孩子安心學英語,不會一下子全英語,反而導致孩子進入障礙,在全美語環境下更退縮。
巧連智英語期刊Jump進階版 http://www.benesse.com.tw/abc/jump.asp
Super英語有聲學習組看起來也很吸引人,是中文版巧連智現訂戶的専屬加贈禮,可惜Choyce不是中文版訂戶,一邊聽語音一邊練習英語單字,現代孩子學習管道多元,果然不能只用30年前的教育相比。
在沉重的課業壓力下,如何能兼顧孩子興趣與學習,Choyce選擇放棄補習英語這條中規中矩的路,改讓子喬在家自學,我想給子喬多些時間,由爸爸媽媽陪伴共讀,驗證在家自學英語的孩子,也能樂在學習,更享受與家人共讀的樂趣。
臉書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