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教養大震撼結語-超完美特質的迷思

好不容易看完了10章,最後還來個結語,雖然總也是有始有終要負責任寫完,說真的,我對這一本充滿研究報告卻曖昧不清的書有點厭倦,如果網友問我:這本書到底值不值得去買來看?我只能說書可以買,看完(看懂)後就可以賣二手啦!暢銷書排行榜的這一本書有多少人認真把他看完且看懂呢?我是被網誌逼著看完的,那看完書的網友們,有沒有心得願意分享呢?

結語-超完美特質的迷思

摘錄部分作者寫出來的重點條列給大家看。
感恩週記有助於孩子正面思考,但是寫感恩日記會變成煩心日記,反而收到反效果。
{追求快樂的跑步機}第三個漏洞-人可以運用意識把這個原始設定的快樂基準點動一點手腳。
弗洛博士研究:要孩子真正感恩,必須要他們對自己想有的福分有三種體悟:一是出於別人的一番心意,二是有耗費成本,三是對我真的有幫助。才12歲的孩子無法理解這些元素,感恩對他們來說是種負擔。懂得感恩不一定是正面驅動能量,有些孩子反而因此覺得沮喪。
18歲的大學生理解能力比12歲的孩子要來得強,感恩對18歲的大學生來說是很正面的幫助。

作者幫這本書歸納一個重點:關於兒童、青少年、有太多尚待挖掘的智慧,必須等待我們拋棄兩種常見假設,才有辦法豁然開朗。
第一種假設,就是{對大人有效的,對小孩也一樣有效}。這種參考偏見無以名之,不妨稱之為{類似效應謬誤}
第二種該拋棄的假設,是{正面特質一定與負面行為正相反,孩子有了正面特質就不會有負面行為。}這種偏見不妨稱之為{善惡二分謬誤}

孩子生活中的很多因素,比如手足互動、同儕壓力、父母爭吵、甚至還有懂得感恩,可能同時帶給他好影響兼壞影響。

孩子最讓大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大人正可以學到最多東西。

這本書提供大量的研究結果驗證10種常見的父母的迷思,反覆討論大人自以為是的對待孩子,要求孩子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學習成長,卻不知道這些要求反而愛之,適足以害之。作者大聲疾呼,希望家長們重新檢視自己的觀念,也重新檢視自己對孩子的態度。家長們先從了解自己的孩子,再依照孩子不同的成長歷程給與孩子真正需要的,有些時候孩子只需要家長給與了解與體諒,有時候要適時給予規範,有時候要拉孩子一把,有時候只需要等待。養而不教父之過,養了拼命教也是父之過唷!

上 / 下一篇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1. 你好,第一次在這裡留言,因為工作的緣故時常會接觸到小孩子,想找些<br />
    教養書籍就晃到這邊來了^^"<br />
    <br />
    我覺得你寫的感想很棒喔,雖然我沒看過這本書(加上感想說裡面很多研<br />
    究和無解結論更讓人有點懶惰去看…),不過光是看這裡的感想文就讓我了<br />
    解了大半,感覺對於接下來和小孩的應對也有了很多幫助,謝謝w<br />
    <br />
    另外,雖然沒有看過這本書就發表感想是有點奇怪,不過關於人際關係那<br />
    章,撇開作者最後到底是什麼結論,個人覺得,人際關係以及社會化是很<br />
    重要的,但是有一些正確的價值觀必須要建立起來,如果孩子能夠分辨什<br />
    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就不會為了迎合他人而去行動,就算真的因<br />
    為一時的衝動做了,也會因為心中的價值觀而修正回來吧。<br />
    <br />
    另,從閱讀心得中得知,作者提到會造成高EQ欺負人的孩子的貼心爸爸是<br />
    雖然願意花時間照顧卻"不一定能夠妥善執行正確的育兒方式"<br />
    的類型,如<br />
    果花很多時間教但都是教些不良的東西那當然會很不妙了^^"<br />
    <br />
    再次謝謝你的閱讀感想~
    版主回覆:(11/16/2010 11:59:15 AM)
    感謝回饋,其實我想作者給不出明確的建議,我也覺得作者應該也很為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傷透腦筋,既然沒有唯一解,家長與老師們就只能盡可能的給予正確的人生觀念與生活態度了(大人自己都做不到啊!)

    前幾天跟洪爸聊到他小時後,奶奶疼愛孫子才小學就會每天給一罐伯朗咖啡。我笑著說如果他不是娶到我,他不知道會教養出什麼樣的小孩呢!

    教養除了孩子是主角,關鍵是大人的心態準備好了沒啊!

    也歡迎您多多跟我們分享您的教育心得喔!

留言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