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 教出這樣的好孩子(陳姝伶博士的媽媽經)
陳姝伶博士取得幼兒教育系博士,也自己生了兒子與女兒來實踐這些育兒理論。在加州灣區還成立親子樂園,也就是play group,幫助美國加州的台灣人新手媽媽解決育而困擾。如今陳博士的一雙兒女成績有目共睹,在余怡菁的訪問整理下,將博士的育兒經集結成冊,2007年底出版。
這本書不甚廣為人知,但是我拿在手上卻如獲至寶,陳博士捨棄艱深的理論,用相當淺顯語句表達教養孩子的大小事。談的也是choyce在育兒路程中曾經碰過還有未來會遇到的問題。我看書一向心急,中間一打開就開始看,看到結尾後覺得很有意思才從首頁的代序回頭看,發現美國加州灣區的親子樂園媽媽們紛紛分享受到陳博士育兒經驗的收穫良多。choyce好羨慕親子樂園的媽寶們,能夠找到好的play Group真是三生有幸呢!
陳博士在書中自序:以孩子為中心的教養法。除了記載陳博士和孩子之間的故事,也集結親子樂園裡許多媽媽的共同經驗:給予孩子自主性、尊重孩子、允許孩子重複犯錯、鼓勵孩子自動自發、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等等教養觀念,以孩子為中心child-centered。而不是以大人為中心adult-centered。這個主張也讓choyce思考許久,choyce的教養法究竟是專斷的還是尊重子喬子鈞呢?子喬子鈞在choyce的教養下,能夠獲得快樂的童年又能兼顧學習與成長嗎?
雖然說這本書都用很淺顯的方式闡述育兒經驗,在書中還是引用部分皮亞傑的理論: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就認為,孩子是主動的學習者,有能力建立自己的認知架構,父母的角色只是提供機會和環境,讓孩子發揮。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艾瑞克森在五0年代提出著名的社會心理分析理論。他認為幼兒在兩三歲是自主性的萌芽期,這段期間父母應提供一個支持和信任的的環境,讓孩子在不失其自信的情況下,開發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孩子的意志常為控制性過強的父母所阻斷,日後孩子會懷疑自己在自我控制和獨立上的能力。
陳博士所謂的自主萌芽期也就是choyce上篇讀書心得:”在家也能蒙特梭利“所提到的”敏感期”,也就是孩子發展自主自律的關鍵期。如果在每個不同性格培養的關鍵期沒有放手讓孩子滿足探索與學習的慾望,帶來的影響可是讓每位幼兒教育學家都要搖頭啊!
陳博士在書中提到:培養情緒智商(EQ)三步驟:教孩子認識各種情緒、不要否定孩子的負面情緒、接受他的情緒,並不表示同意他的行為。Choyce必須承認自己在教養的過程中會常常被踩到爆點,然後就對子喬子鈞大呼小叫。光是EQ的培養,Choyce自身就有很大的課題須要完成,並且期望自己盡快修復已經受傷的親子關係與子喬子鈞的自信心。
陳博士的兒子在四年級時被確診為妥瑞氏症患者,這位小朋友很快的就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實,了解並接納自己的缺陷是那麼不容易的人生課題,而陳博士的兒子不僅淡然以對,即使遭受同儕的訕笑也不引以為意。這當中孩子學習的過程真的很值得爸爸媽媽們模仿。陳博士的兒子也將20歲,從小就接納自己並且與病狀和平共處,如今也是優秀又充實快樂的年輕人。
我希望子喬子鈞長大後成為甚麼樣的人?溫良恭儉讓這些美德絕對排在成就之前,學習快樂的過生活更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還有學習、人際關係的處理、交友方式等等。在子喬子鈞長大之前,當媽的可有做不完的功課要好好完成啊!有陳博士的專業分享與經驗傳承,我的育兒之路好像多了位精神導師在一旁指點。未來怎麼樣還不知道,我想要更把握當下珍惜所有跟家人相處的時光,讓孩子們快樂無憂的長大。
陳姝伶博士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sueling08
臉書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