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yce育兒經) 如何陪伴孩子度過遊戲與學習的過渡期(大班及就學前準備)

每一位媽媽都要經歷的困難,怎麼幫助孩子度過遊戲與學習的轉換時期?

孩子在五歲之前,還被當成幼兒對待,老師細心照顧,玩遊戲順便學習,不管怎麼作或者小破壞,老師家長都會溫柔笑著說:沒關係,我們重新來一次好嗎!?

直到上了大班,老師與家長好像換一張面具,厲聲說:你已經是大班生,你要接受就學前的準備,開始規規矩矩拿筆學寫字,寫不好會被擦掉重寫。

DSC_3276   

看到這一幕,Choyce又想起在那須動物王國,狗兒訓練師的分享。

當馴狗師鼓勵著明星狗兒表演時,他必須拉高嗓音,尖聲愉悅的語氣,輕喚狗兒名字,溫柔說:Sunny come here. Sunny Sit. Sunny Run.

當狗兒不聽指揮,馴狗師壓低嗓音,收起笑臉,低聲叱喝著:Sunny no. Sunny Stop. Sunny don’t.

當我聽馴狗師的分享,不禁脫口而出:跟養小孩一樣啊?!

馴狗師笑著說:其實小孩跟寵物很像,都需要愛心與耐心,加上正確方法的引導喔!

IMG_1316.jpg  

當孩子上大班,開始接受各種就學前準備,發現自己不只是大班生,更要面臨老師與家長變了一張臉,低沈嗓音指揮重複操作(學寫字認字),他開始意會到:原來上學不好玩,因為遊戲變成責任,變成負擔。

 

就好像時鐘被調快,以往可以被容忍的小錯誤(打翻物品,耍賴撒嬌,),如今大人們雙手插腰不耐煩的粗聲說:你快點寫,你快點學,認真一點,這就是你應該負起的責任。

 

換著角度想,如果我是那個大班孩子,我能不反彈嗎?

 

把話題拉回來:怎麼幫孩子度過遊戲與學習的過渡期?

 

進入如何對付孩子抗拒前,爸爸媽媽與老師們應該共同檢視自己對孩子的態度,是否從輕聲細語轉變到粗聲大氣,一下子對孩子施與太多期望,要求孩子瞬間長大,從男孩變成男人,扛起自己人生的重擔?

IMG_1307.jpg  

Choyce的作法是:

1.與孩子坐下來面對面,輕鬆分析當大班生與小學生,確實與現行生活方式不同,孩子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

開始有課後作業,拿鉛筆一筆一劃規矩寫在小方格內。睡前要完成回家作業才能上床睡覺。上課時要接受約束與規範,不能隨心所欲站起身來找同學聊天說話。上課多了限制,也代表這是成長的必要。

但,我不會稱呼這些改變是”犧牲”。我不要用補償的角度與孩子對談。不要用交換條件方式請孩子乖乖完成作業,藉此換取看電視或者打電動的權利。

我會用一貫的語調(輕聲,笑容,引導),鼓勵孩子緩慢卻循序漸進,讓孩子習慣所謂上學步調。

 

2.固定作息時間表可以幫助孩子,縮短上學型態調整的適應期。

如果孩子在小中班之前都睡到自然醒,玩到很晚才上床睡覺,當他面臨新學校新作息,除了心態反抗外,身體步調也會拖累孩子適應進度。

從小就養成孩子準時上床,固定作息時間,規律生活習慣可以縮短適應陣痛期。

IMG_1600-2  

 

3.歡喜迎接成長的快樂

長大是一件美好的人生經驗,分析給孩子聽:長大有什麼好處?

拿筆寫在白板上,引導孩子思考,列出長大的好處與壞處。排列分析,讓孩子知道:長大其實沒那樣困難。

學寫字可以自己完成作品,學ㄅㄆㄇㄈ就可以自己閱讀。學數學可以幫媽媽付錢結帳。學著照顧自己也照顧他人的需求,讓孩子感覺自己被需要,感覺自我成長的滿足。

爸爸媽媽都要幫助孩子正向思考,把學習當作是甜美的人生經驗,輕聲鼓勵孩子每個進步,讚揚孩子勇於嘗試,告訴孩子:長大真好,我們家多了一位小大人囉!

 

4.創造自我滿足經驗

鼓勵孩子付出,學習逐步承擔責任,讓孩子認知:責任不是負擔,而是另一種形而上的成就感。

成長的過程代表著被需要。也是人生甜美的糖衣。

當孩子跳脫被滿足的幼幼班,轉而學習對別人付出,讓別人滿足的付出,這才是真正長大的意義。

 

5.多聽孩子說話,鼓勵孩子分享甘苦酸甜

面對成長的責任,孩子反彈是無可避免的。

但家長願意多付出一些時間,聽孩子分享上學經驗,各種瑣碎的細節。耐心聽孩子說話。幫助孩子把淤積在胸口的沈重述說表達,說得出來就表示痛苦減少,不會淤積在心裡沈澱再發酵。

每個人都要經歷轉大人的過程,父母的責任是讓這過程愉悅也充滿成就感,讓孩子自動自發進入人生必經過程,而不是從五歲開始學逃避。

 

6.把工作變遊戲

五歲以前,遊戲就是工作,玩樂是人生的全部

五歲以後,把工作變成遊戲,一樣可以享受遊戲的愉悅感。

寫字也可以是破關,把這一排寫完就等於破解一關。代表著自己離工作完成又更進一步。

動手打掃家務也是一種遊戲,看著乾乾淨淨的房間地板,也是一種成就感。

在廚房料理也是遊戲,玩著加法(調味料)與減法(清潔髒污碗盤),學習當紳士淑女的家家酒遊戲。

努力收集許多工作得來的滿足,也代表孩子用正面角度思考人生。

 

工作永遠都是工作,不會因為你過度美化,或者用許多糖果電動交換,讓孩子心不甘情不願面對成長的過渡期。

只有提前做好準備(生活作息調整,讓孩子習慣動手參與家務,享受學習樂趣),心態準備好,才能讓孩子在遊戲與學習之間的取得平衡。

上 / 下一篇文章

臉書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