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 study:如果你的兩歲半小孩打了人,你會怎麼作?
前幾天的子鈞打人事件,讓我思考量久,現在公開來跟大家討論:如果你的小孩(兩歲半)打了人,你會怎麼作?
1.告訴孩子這樣不對,要求孩子立即道歉,秀秀對方。
2.拖著小孩立刻離開現場,帶走孩子換個地方再玩?
3.現場修理小孩,打小孩給對方看表示你的誠意?
前幾天子鈞第一次抬腿要踢小女嬰,當下我立刻抓著子鈞要道歉,子鈞抗拒著溜走,我一邊高聲要求子鈞回來道歉,一邊向對方賠不是。沒想到子鈞面對媽媽要求要道歉產生情緒,又上前去補了一腳踩小女嬰放在地上的手掌。這下大家臉色都變了,我很快抓住子鈞要求要道歉,還要子鈞秀秀妹妹。對方臉色慘白的很快離開遊戲室。下午又在社區中庭見到這對母女,我依然頻頻道歉,還開玩笑要子鈞以後把小妹妹娶回家才算負責任。剛好手上提著蛋糕想要交給對方表示歉意,對方也拒絕接受我的蛋糕。事後這位媽媽上網控訴子鈞的犯行,說這個小妹妹晚上哭醒隔天出現搶奪玩具的行為,還拒絕讓其他孩子接近,不想正眼看其他玩伴。
我自己覺得,孩子犯了錯才讓我們知道孩子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我也是看到子鈞會出手才知道子鈞也會打人。犯錯的當下一定要告訴孩子哪裡錯,並且要求孩子道歉檢討修正自己的行為。所以我在子鈞起腳要踢小女嬰的情況下,並沒有來得及阻止子鈞,所以我為自己的疏忽向對方道歉。也要求跑來跑去玩得開心的子鈞回來說對不起。子鈞後來踩了小女嬰一腳更讓我驚嚇不已,這回把子鈞抓緊緊,嚴正要求子鈞立即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即使到傍晚遇上這對母女,我依然要為先前的疏忽道歉,也要求子鈞再度向對方道歉,子鈞也依言輕輕摸摸小女嬰的腳丫表示秀秀。晚上也在網誌裡記錄這一天的狀況,公開承認子鈞也會動手,藉此提醒自己必須改進。
以前子喬還很小的時候也曾經被不知力道輕重的孩子誤傷,面對自己的寶貝女兒被打,心裡難免會難過自責自己的保護不周,檢討也僅止於此。我無法究責對方父母怎麼教養自己的小孩,更因為對方只是個孩子,玩耍打鬧之間難免有所碰撞。才在地上爬行的孩子跟跑來跑去追趕跑跳碰的大孩子本來就很難玩在一起,從那時候起我就要特別注意小小孩跟大孩子之間互動的距離。也會不斷提醒自己的孩子與對方的孩子:這裡有小小孩喔!要小心不要碰傷她們喔!
孩子們在學校被咬被打,我也不去問哪個孩子動手或者找對方家長理論,我只會告訴自己的孩子:她只是想跟你玩,只是不小心力氣過大,或者說她還年紀小小,她不懂得用說的來表達,所以就張嘴咬你。老師幫忙道歉,我也只告訴老師:孩子之間玩耍,碰撞是難免的,不要見血或者受傷就不用太在意。回到家要不斷教育孩子:怎麼保護自己?!還有不可以出手傷人。向來都是子喬子鈞挨打的份,尤其是兩歲多的幼幼班,孩子們動手比動口要來得快,推打或者張口咬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子喬子鈞兩姐弟一向是相親相愛互相幫助,子鈞出生到現在兩歲八個月,只有上個月在日本旅行時,兩姐弟因為搶書本,一言不合動手打了起來,兩個人輪流一人一掌回敬對方,拍拍拍拍好幾聲伴隨著:你不可以打人,啪!你不可以打弟弟,啪!兩姐弟就這樣互毆了好幾分鐘,隔天又打了一場架。媽媽在一旁一言不發冷眼旁觀,只說妳們打完了再找媽媽。兩姐弟打完了也不向媽媽告狀了,很快的又開心分享手上的書本。這是兩姐弟這兩年多來唯二的兩次打架,媽媽也不居中協調,就讓兩姐弟打個夠,直到兩人自發性的停下手來。在家裡不讓打,出門也會遇上可能要動手的場合,姐弟倆互相打也是一種溝通方式。這兩天打了兩次架,接下來就再也沒有需要動手的狀況發生啦!
當孩子不小心出手打人,我採用第一種方式::告訴孩子這樣行為不對,要求孩子向對方道歉。雖然遭受對方質疑:怎麼還會讓子鈞留在遊戲室,還讓子鈞有第二次出手的機會?我依然覺得我的作法還是一樣。如果採用對方希望的第二種方式:帶著孩子立刻離開!這樣對孩子來說並沒有接收到行為錯誤的認知。第三種也是我現在避免使用的體罰方式,儘管這樣做可以讓對方覺得心裡好過些,但是這樣以暴制暴的方式並不是唯一解也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儘管我一直道歉加上想要送蛋糕都被對方拒絕。往後我還是會要求子鈞每見到一次這對母女就要道歉,就要秀秀妹妹,每次都要告訴子鈞:這樣做不對,你害妹妹嚇壞了!(子喬子鈞下樓的機率一年大概沒有10次吧,我們都往外跑也盡量避免在遊戲室這種病毒集合大本營玩。)
當了媽,除了擔心孩子被欺負,更擔心孩子去欺負別人啊!
女嬰畢竟只是個baby,被踢一腳父母總是會擔心是否有內傷甚至心理創傷等,如果子鈞的對象是同齡小孩,我的作法會和媽媽您一樣; 但對方是個完全無力反擊,子鈞用腳踢女嬰<br />
肚子,是有點<br />
aggressive,在媽媽跟他解釋後,他不能心甘情願表示自己錯了時,我想我會讓孩子time out3-5分鐘,讓他只能看著別人玩,也藉此冷靜下來。<br />
<br />
我的小孩也曾在二歲多時在校連續幾天動手抓人,還抓出傷痕,我的壓力大到不行,以我而言,孩子打人與孩子被打,讓我最難過的是孩子動手打人,甚至讓我感受到壓力。<br />
我想子鈞媽媽<br />
也一樣吧! 孩子會長大,在老師及父母的努力下,過了三歲後,孩子已經不再打過同學了。小鈞這樣的行為,必定也是暫時的。
版主回覆:(11/16/2010 11:59:30 AM)
子鈞踢肚子只是輕輕一踢(她也沒有一定要置人受傷的動機),所以內傷並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女嬰的媽媽強調的是小女孩被子鈞欺負後產生的哭泣與抗拒其他孩子的接觸。
當時我要求子鈞立刻回來道歉,不然我就要處罰子鈞不能繼續待在遊戲室,就在這個處罰宣告的同時,子鈞又補上一腳。現在我找書看,Leonard Sax書上建議:立刻關禁閉,幾歲關幾分鐘,把小孩跟其他人事物隔離,等到時間到要求小孩去道歉。即使把孩子隔離幾分鐘後,專家還是建議孩子必須回頭過來為自己的過錯尋找彌補的方法。
我想這些都是暫時的行為,根據我自己對子鈞的了解,子鈞本來就不是攻擊型的孩子,但是對方是沒有接受過被攻擊首次面對的震撼教育,造成一些衝擊也在所難免。解釋再解釋,壞行為已經發生,我只能不斷檢討希望不要有錯誤再度發生,就算在度發生也要知道應該用哪種正確的態度去處理當下的狀況了!
所以我傷腦筋的不是子鈞該怎麼處理,而是對方的反應很大很受傷,讓這機會教育餘波盪漾許久吧!
我的孩子也曾經經歷過這段歲月,當媽的只能眼明手快立即制止即孩子的衝動,<br />
但是,當時孩子的攻擊行為,主要來自於受侵犯後的反擊或防衛還有就是玩到興<br />
頭上不知輕重的誤把出手當好玩,而不是主動無預警攻擊,直到被定義為“打人”媽<br />
媽才覺事態嚴重,現在看來,那應是階段性的發展,只要不斷的導正,時間到<br />
了,這種行為就會被成熟的行為取代,重點是,媽媽要告訴孩子正確抒發情緒的<br />
方法,而不是一味的告訴他錯了要道歉,孩子才能找到出口<br />
很多第一胎的小小孩父母,的確會很心疼孩子所受的不平待遇,有時看到不佳的<br />
大孩子對話或行為,便想立該帶離現場或斥責對方,深怕一張白紙就此染色,我<br />
也是過來人,也曾有避之唯恐不及的心態,但現在想想這些就是社會行為的縮<br />
影,不要太過度看待,因為再怎麼保護,上了幼稚園或孩子再大些,或許也會面<br />
臨這種現像或也成了攻擊別人的孩子,早點遇到或可剛好早點給孩子機會教育
版主回覆:(11/16/2010 11:59:30 AM)
說得沒錯!父母親能夠保護孩子到幾時呢?時間到了還是得離開父母身邊去上學,社會化的學習於焉產生。所以我都把子喬子鈞身上的小傷口當作是一種學習的代價,當妳不想讓自己受傷,就要學會分辨哪些人會攻擊,然後學習保護自己!
至於更積極的反擊回去,我到現在還沒有勇氣教孩子這麼作,真不希望造成別的孩子受傷或者被子喬子鈞欺負呢!
孩子成長時尤其在像這種場合和公園就是最好的學習機會<br />
我覺得是一種很好的機會教會,若遇到這種情形就把孩子帶走就是失去最好的時機<br />
總是要在幾次的學習過程中了解遊戲規則<br />
我想對方應該很心疼自己的孩子才會這樣<br />
最近帶兒子去公園也是被連推了三次,當下當父母的都會心疼<br />
不過只要能夠讓二個孩子都了解這是不對的行為,我想會釋懷的<br />
但我有另一個心得,我算是嚴厲的麻麻,所以在他小時很不乖時會打他手手或屁股<br />
後來有一天在他1歲半多時我發現他也出現打人的舉動<br />
我開始檢討自己,或許是我讓孩子學習了不對的行為<br />
因此下了決心改變處罰方式,罰站或罰坐讓彼此當下都冷靜下來<br />
我覺得效果好很多,畢竟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他們從我們的身上去學習行為<br />
就看我們想給的是什麼
版主回覆:(11/16/2010 11:59:30 AM)
動手打人啊!這幾天我一直努力翻看手邊各種書籍,最後還是在洪蘭主張的男性腦女性腦中找答案。
最近可以聽到子鈞模仿子喬的語氣說一樣的話,好像應聲蟲一樣。兩歲多的孩子模仿能力這麼強,大人真的要要求自己啊!
我自己的例子.<br />
兩個月前, 我的朋友帶著她的女兒從紐西蘭回台灣.<br />
我女兒得得當時剛好兩歲半, 朋友的女兒兩歲兩個月.<br />
朋友抱著她女兒坐在我們車子後座, 就坐在得得旁邊(car seat旁),<br />
得得一直要跟朋友的女兒說話, 但朋友的女兒不理得得.<br />
沒想到, 得得竟然當著所有人的面往朋友女兒的頭重重打了下去.<br />
當場所有的人都相當震驚(我家沒有打頭的習慣),<br />
我不斷地道歉, 也立刻斥責得得並教訓她不可以這麼做, 因為blahblahblah…<br />
朋友表示不要太再意, 這年紀的小孩就是這樣, 她相當了解.<br />
回來後我又email跟朋友道歉,<br />
到頭來她反倒安慰我不要太記在心上.<br />
我想, 除了彼此是熟識的朋友外,<br />
最主要還是媽媽對處理這件事的態度, 讓對方理解得得的行為是有被勸導過的.<br />
反倒朋友還擔心媽媽會不會處理過當, 讓得得太過受傷.<br />
真的就是"將心比心"啦!<br />
不只我們施暴這方要將心比心, 對方也同樣將心比心. <br />
畢竟施暴者是"小孩"不是大人, 大家都是為了彼此的孩子好.
版主回覆:(11/16/2010 11:59:29 AM)
推”將心比心”,有些事情真的要自己體驗過才會知道。當我的孩子八個月大,我也很難想像往後她兩歲半時也會是個施暴著,但是總比一直壓抑著到長大成人時還只懂得動手動腳來解決事情來的簡單。
相信我,我的驚嚇不輸給那位媽媽,我的愧疚更不輸給對方。子鈞有沒有學到教訓?我也不知道,但是我還是必須讓子鈞知道在大人的世界,甚麼是界線,在衝動的男性腦發威前,先停下來思考(盡可能啦!)其實很多大人都還做不到,連我也會忍不住出手打小孩才事後後悔著自己應該要用說的!
教育孩子不要侵犯他人,也要教育孩子不要被人侵犯。不管是男生女生,在這個社會中都要學習這兩種生存之道啊!
我認同妳的做法.<br />
小孩的世界, 有很多想法是大人無法猜透的.<br />
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地灌輸正確的觀念來引導他們避免犯錯,<br />
目的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 不傷害他人, 也不傷害到自己.<br />
"小孩不是生來就懂的這世界該遵循的規矩與道理",<br />
自己還沒有小孩時, 大致上懂地這句話的意義,<br />
當真正有了孩子後, 更加能體會這句話.<br />
而這個不是天生懂的道理的小孩, <br />
不是只有自己的是這樣, 而是全世界的小孩都是這樣.<br />
所以當我在面對自己小孩以外的小孩時, 我都儘量將心比心來對待他們.<br />
<br />
我想, 今天如果我是你們那天遊戲間裡的第三者,<br />
首先, 我會相當相當心疼那個小女娃.<br />
然後, 在子鈞第二次踩女娃時, 我一定也會震驚地發出"這小孩怎麼這個樣子?!".<br />
接下來, 我可能會很雞婆的加入媽媽妳對子鈞的"教導",<br />
而這個"教導"不是出於一味的責難與教訓, <br />
而是希望子鈞能藉由這次教訓了解自己該學習的新課題:<br />
將來不再傷害別人(妹妹會受傷), 相對而言也是不傷害自己(沒人要跟子鈞玩).<br />
今天換作我是女娃的媽媽,<br />
我一定出聲制止子鈞, 但會以嚴正卻柔和地口吻在一旁配合媽媽妳的教導.<br />
並且主動帶自己的小孩向前讓子鈞秀秀.<br />
我想這是對兩個小孩都好的方式!<br />
<br />
八個月大的孩子會成長為兩歲的小孩,<br />
這兩個年齡的孩子行為模式大大不同.<br />
"Terrible two"這個說法不是叫假的, <br />
兩歲開始的小孩會做出很多大人無法理解的行為.<br />
女娃的母親將來也會面對這個階段,<br />
雖然她目前仍無法接受這件事.<br />
但起碼妳的做法是正確的, 能道歉盡量再道歉,<br />
或許當女娃兩歲時, 她就能明白妳的心意.
版主回覆:(11/16/2010 11:59:29 AM)